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人類學史一
HISTORY OF ANTHROPOLOGY(I) 
開課學期
95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人類學系  
授課教師
胡家瑜 
課號
Anth2014 
課程識別碼
105 2430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帶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人313 
備註
本課程中文授課,使用英文教科書。先修科目:文化人類學(適用全校學生,含研究生)。
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
總人數上限:6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952anthrohistory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是向同學概論性地介紹
1970年代以前,人類學研究觀點
與理論的發展和變化歷史。本課
程將從人類學科萌芽、興起和發
展開始,希望透過一些重要的人
類學研究者在不同地區的研究、
文章、相關影片,讓同學瞭解人
類學的方法和理論;並透過不同
人類學者針對相關議題的辯論,
希望能夠激發同學對於人類學觀
察和分析社會文化現象的興趣。
課程討論範疇主要包括啟蒙時代
社會思潮基礎、十九世紀的演化
論、傳播論、美國文化人類學與
歷史特殊學派、英國社會人類學
與弁鉠蛂B文化生態學與文化物
質論、結構人類學、銓釋與象徵
人類學等觀點。藉著比較不同的
理論觀點,希望從多元角度思考
自然、社會和文化對人類的意
義,以及種族、宗教儀式、經濟
交換、親屬、社會組織、社會階
序和象徵符號等議題的發展。 

課程目標
主要目的有三個層次:(1)思考
理論架構對於人類行為和社會的
分析和解釋力量;(2)瞭解理論
產生背後的社會和歷史脈絡;
(3)理解不同理論對於當代論述
和討論的貢獻。 
課程要求
一、同學出席與參與課堂將
佔很重的評分比例,本學期每一
組同學需負責數篇主題文章的口
頭報告,並提出問題。
二、期中作業(一):請同學選
擇四個不同主題的嬝炊撜鼎弮v
片觀賞內容,撰寫短篇摘要(一
頁、單行間距、12號字、)。第
一篇3/30日交、第二篇4/27日
交、第三篇6/8日交
三、期中作業(二):選擇一篇
台灣原住民神話進行結構分析、
或者選擇一個你參與觀察過的儀
式,進行象徵分析。參考李維史
陀的神話分析觀點與方法、或是
透納與道格拉斯的分析觀點與方
法;並根據你在分析過程中發現
的問題進行討論。不超過三頁
2000字。5/18日交。
四、期末考試:6/12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R. Jon McGee and Richard L. Warms 1996 Anthropological
Theory: An Introductory History. Boston: McGraw-Hill, 2nd.
Ferry D. Moore 1997 Visions of Culture: An Introduction
to Anthropological Theories and Theorists, California:
AltaMira Press.
Alan Barnard 2000 History and Theory in Anthropology,
Cambridge, U.K & New York 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
阿蘭˙巴納德著,王建民、劉源、許丹譯 2006 人類學歷史與理
論,北京:華夏出版社。
黃應貴主編 1992 見證與詮釋:當代人類學家,正中書局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堂出席 
20% 
 
2. 
期中報告(一) 
25% 
 
3. 
期中報告(二) 
25% 
 
4. 
期末考 
3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3/02  ○、人類學的視野 
第2週
3/09  一、啟蒙時期與人類科學的序曲 
第3週
3/16  二、十九世紀的演化論 
第4週
3/23  三、十九世紀社會概念的奠基 
第5週
3/30  四、傳播論與文化區理論 
第6週
4/06  溫書日 
第7週
4/13  五、鮑亞士與美國文化人類學 
第8週
4/20  六、語言、文化與人格特質 
第9週
4/27  七、功能論與英國社會人類學 
第10週
5/04  八、結構人類學 
第11週
5/11  九、民族科學與認知研究 
第12週
5/18  十、文化生態學與新演化論 
第13週
5/25  十一、文化唯物論 
第14週
6/01  十二、象徵人類學 
第15週
6/08  十三、詮釋與人類學的反思 
第16週
6/15  期末報告